- 1.在您經營事業的歷程中,您常說「花90%考慮失敗」,對一般人來說,如果先想失敗,容易覺得寸步難行,但您在考慮失敗過程中,如何從困難中看到機會?
-
投資一元很容易,但要賺回這一元卻未有這麼容易;進行投資,對個人來說只需考慮可承受的風險;但為公司投資,則是一種責任。我習慣在籌劃方面花功夫、花時間研究,然後可以在短時間內拍板;但這五分鐘內的決定,不是那些「拍腦袋」式的,背後是預先想透徹了的方向和範圍,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我的投資方略,一直是「好謀而成、不疾而速」,公司的原則是「穩健中求進步」。
經營塑膠廠時,常常警剔去檢視自己的「不可替代性」;當時塑料業興旺,在劇烈競爭中,如何保持訂單源源不絕是關鍵;我不會隨意提價,客源有增無減。後來,我幾乎把所有產品都賣給單一買家—馬素先生,當時需求很大,很多其他買家提出以更高價吸引我們供貨,但我依然按自己節奏穩健中高速拓展。有一天,馬素先生新聘的總裁急於表現,竟以傲慢的態度,誤以他是唯一買家的身份而壓價,侮辱我公司,侮辱我的同事。我人生第一次拍桌子,請他離開,當時我內心毫不擔心,因為我百份百肯定,市場只會有更高價承接我的生產能力,即使沒有,我也有足夠現金流應付一切變動。結果,馬素先生比其新總裁聰明得多,聽到消息馬上趕過來,自動提價30%,他和我多年好友,這小風波在數小時內就輕輕過去了。
事實上,我每天也在「作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準備」,因為能夠先想到「失敗」,深深明白保持足夠現金流至為重要,這關乎生存力和競爭力,不要給環境逼迫到被動的位置上。只要想清楚每件事情的失敗環節是什麼,便可為自己創造條件,即使遇到逆境,我也不怕,反能夠在每次的大環境變動時,抓緊機會。
- 2.對很多現在香港、台灣的年輕人來說,有一種共同的憂慮:薪資成長速度慢、根不上物價漲幅,買不起房、更不敢結婚、生子。這使得這個世代的年輕人對未來感到沒有希望。您覺得問題出在哪?您會給年輕人什麼建議?
-
香港樓價在過去兩年大升了一倍,現在的樓價已經與普羅市民的收入出現脫節,因此香港樓市需要多建公屋,讓市民大眾不會因為住屋問題而令生活出現困難,我不知道台灣,是不是也這樣。
今時今日,做官不容易,做老百姓也不容易,房屋是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之一,而很多政府,就如香港政府一樣,需要靠房產業增加收入,房價便難以達到一個人人也能承擔的水平;位置較理想的地段,供不應求價更高。因此,政府要做的,就是要滿足公共房屋的需要,這方面政府做不好,打不開死結。
- 3.對比六十八年前,您創業時代的物資缺乏,現在全球資訊科技發達,資訊多元,若年輕人想在這個時代創業,您會給什麼樣的建議?
-
每個年代有每個年代的資訊;我創業的時代,塑料和生產科技是最時尚的,其後就是集裝箱運輸成為趨勢;所以,正如我常說,知識改變命運,吸取知識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因為戰亂,我沒有機會接受正規教育,但我明白,如果什麼都不知道,我能夠走的路不會遠;自學期間,尚算幸運,我發現可以在文咸東街,翻閱那些準備被當作燃料的書,由中學到大學的知識都有。為了生存,我要搶學問,搶知識。
我發覺,很多年輕人想成立創投基金,投身實業的興趣較低,但我認為,做過Operation的人,才有實戰經驗。懂得「操作」和「執行」,知道挑戰和瓶頸所在,這種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價值連城,無論是傳統或新科技產業,都存在各種機會,但準備創業的人知道嗎?如果只懂紙上談兵,人云亦云,道聽途說,爭先恐後,要時勢造英雄,就需要運氣。
- 4.李嘉誠基金會透過維港創投,過去十年投資過許多成功的科技公司,例如社群媒體臉書、AI語音公司Siri。未來十年,您認為下一個具顛覆性創新的產業,會是什麼?
-
我喜愛參與科技投資,窺視未來,很多創新的解決問題方法,能夠啟發我和公司,如何釐定策略,迎未來世界。我經常與年青創辦人會面,他們滿腔熱誠,有膽略,敢於利用新方法開創與過去的不一樣的經營模式;與他們交流時,首要放下任何預設立場和摒棄陳規老套觀點,以他們的角度看事物,以開放態度,抓住和運用他們的「創新能量」,想辦法融入到我們成熟的模式和市場。
近年我投資了不少AI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學」(Synthetic Biology)項目,我很高興,這是項極具顛覆性的技術,可應用的產品已在眼前,各國各行業也受影響。二十世紀合成化學孵化出無數價值鏈,石油是基本材料,二十一世紀,合成生物DNA是材料,也將會產生無數新價值鏈。合成生物經濟的大顛覆將覆蓋各行各業,並且是無國界的。
- 5.從12歲扛起家中的經濟負擔,持續至今年八十九歲退休,建立起華人橫跨最多國家的企業集團,如果請您回想一開始的創業初衷,到現在的歷程,你會怎麼重新定義「成功」這二個字?
-
還記得要宣佈退休決定時,我踏進台上那一刻,心情確有點起伏,宣讀退休聲明時,內心觸動,想到很多人多年來對我的愛護和支持。回家時,心情平伏下來,吃了幾棵龍眼,百般滋味在心頭;我特別喜歡吃龍眼,因為小時候在潮安的家門前,有棵龍眼樹。十二歲那年,我失去了太多,經過這78年,由創業、公司上市,到發展業務至全球57個國家,且成立我的基金會。
今天,我離開長江中心時,大家都如常叫我做「誠哥」,跟我揮手,份外親切,得到大家的愛護和支持,我自己很珍惜這種「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