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署在2000 年起实施整笔拨款制度,以增加百多个资助机构在聘请员工方面和运作的弹性。机构虽然在服务推行上拥有一定的自主性,但碍于资源有限,它们往往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争取外间资源,社工因而需要面对大量的行政和对外沟通工作,处理大量文字和数字数据。
连同社会服务的基本工作,社工每星期工作接近50小时;一星期超时工作5小时,部份甚至要将工作带返家中。当中又以青少年及老人服务的工作时间较长,超过50小时。
在大众眼中,社工是否不会言倦呢?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其中一期《社情》 中,服务循道卫理观塘社会服务处10多年的杨绮贞曾如此形容社工的工作:每日都在处理有血有肉的问题,面对有血有肉的人,这是社工的使命。
杨绮贞认为,中小型服务机构在地区服务上具有优势,能专注特定对象,凡事以小区为本,不会 「打肿脸充胖子」,能深入及灵活地提供服务。「资源有限,大家都要落手落脚去做,上下一心,就不用等政府政策,更快、更弹性地为小区发声!」
正因社工任重道远、以生命影响生命的本质,基金会认为必须赋予他们权柄。「爱心进行曲」就是要让这些「爱心工程师」,以专业的角度及价值观,为建设关怀社会出谋献策。
支持机构圣雅各布福群会副总干事李玉芝指,服务使用者的独特需要,往往是开展新项目的最大原动力。社工们对服务使用者的了解,加上自己的专业知识、经验和敏锐触觉,时常能发掘具创意和贴心的服务。
以他们的「后顾无忧」规划服务为例,由于受制于传统对死亡的禁忌,开始时并未得到很大回响。但负责项目的社工没有因此放弃,想出了一个点子,就是「义工陪你去拜山」服务,陪伴单独的轮椅使用者拜祭亲友;解决他们行动上的不便之余,更发现该项服务为刚丧偶的轮椅使用者增添一份心灵支持。
规划服务也令独居长者不再害怕到医院,因他们知道到最后,有他们信任的社工陪同,依照他们的意愿,完成他们最后的人生旅程。一项破格的规划服务,顿成了一份可靠的依归。
「时刻为寻觅新方案的社工朋友们,都是对生命和生活有要求的。正如我同事的格言『创意不是天马行空, 而是观察到现有服务的不足, 从服务使用者角度想想欠缺甚么, 继而实践…』。服务对象生活上的需要得到更好的改变,便是他们最大的回报。」
「爱心进行曲」大概就是那趋化剂,将社工看见的服务需要,演化成实在的爱心项目。希望这些走在社会基层最前线的「工程师」,能够坚持他们的信念,以爱心燃亮小区每个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