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17日,教育部與香港李嘉誠基金會聯合舉行“長江學者成就獎”新聞發佈會,教育部副部長趙沁平,教育部黨組成員、人事司司長李衛紅以及香港李嘉誠基金會董事周凱旋等出席了會議。
為貫徹科教興國戰略,落實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大力推進我國高等學校人才隊伍建設,1998年,教育部與香港李嘉誠基金會共同籌資合作實施了“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包括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講座教授崗位制度和“長江學者成就獎”兩項內容。
會上,趙沁平介紹了近年來“長江學者獎勵計劃” 實施的總體情況和新一輪“長江學者成就獎”實施的宗旨、範圍、辦法,並對認真做好“長江學者成就獎”的實施工作提出了要求。趙沁平說,“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的實施得到了党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同志4次出席“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受聘儀式或接見與會代表,並發表了重要講話。國務委員陳至立同志在2004年度長江學者受聘儀式上,對“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給予了充分肯定,並對進一步實施好這個計劃,加強高校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
趙沁平指出,在香港李嘉誠基金會的大力支持下,在高等學校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取得了顯著成效,對於吸引一批高層次創造性人才,促進高校重點建設學科,趕超國際先進水平,培養和造就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科學家和學科帶頭人,提升我國高校在世界範圍內的學術地位和競爭實力,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據統計,1998年到2004年,共有88所高校聘任了605位特聘教授和122位講座教授,直接吸引了297位海外優秀學者回國工作。先後有12位長江學者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31位長江學者擔任“973”計劃首席科學家;27位長江學者擔任了十五“863”計劃專家;18位長江學者的21項重大突破性成果分別入選“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以及“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等;67項由長江學者主持或作為主要完成人參加的科研成果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據介紹,上一輪“長江學者成就獎”共評選一等獎5名,二等獎1名,先後有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陳竺院士等6位優秀學者獲獎。趙沁平強調,“長江學者成就獎”的實施,對於獎掖人才,激勵中國學者取得重大突破性科技成果,提升國家自主創新能力,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也得到了海內外社會各界的好評。
為進一步充分發揮中國大陸、港澳地區高等學校和中國科學院研究機構的整體優勢,新一輪的“長江學者成就獎”的獎勵範圍將面向中國大陸、港澳地區高校和中國科學院研究機構。獲獎人員條件是:科學道德高尚、年齡在50歲以下、主要在自然科學領域取得國際公認領先水平重大科研成果或突破性進展的傑出華人學者。該計劃每年評選一等獎1名,獎勵人民幣100萬元,二等獎3名,每人獎勵人民幣50萬元,獎金仍由香港李嘉誠基金會全額捐贈。“長江學者成就獎”採取單位推薦方式,中國大陸和港澳地區高校的候選人,由學校直接向教育部推薦;中國科學院所屬研究機構的候選人,由中國科學院有關部門歸口向教育部推薦。推薦2005年度“長江學者成就獎”候選人的截止時間為7月31日。(詳情請登陸“長江學者獎勵計劃” 網站www.cksp.edu.cn及李嘉誠基金會網站preview.lksf.org)
-完-
二○○五年六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