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辭

香港中文大學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及李嘉誠醫學大樓開幕典禮致詞

2007年09月07日

胡定旭主席、鄭維健主席、劉遵義校長、霍泰輝院長、盧煜明所長、各位醫學界專家、教授、各位嘉賓:

今天很高興與各位致力捍衛人類健康及福祉的專家聚首一堂。

我曾翻閱一篇有關十九世紀科學家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的文章,他向拿破崙三世懇求資助時說:「物理學家和化學家若果沒有實驗室,便等同戰場上的士兵沒有武器。」

這在十九世紀如是,放諸2007年的今天更形重要。生物科技的競爭及發展,掀起健康科學及醫療領域的全球性重組。有別於以往,我們若想掌握這個領域發展的節拍及參與全球競爭,學術、投資和政策三方面,都必須在整個科研和發展過程中緊密合作,才可釋譯及善用生命科技研究範疇中的廣泛知識。持續的研究與發展需要高瞻遠矚的投資,更重要的是政府在資源及政策上大力支持。

我深信這間研究所進行的研究工作,在不斷提升各種疾病的有效療法方面將扮演重要的角色,因為這裡擁有科研的精英以及有創意的發明。不過,要拯救生命,真正醫治病人,我們不僅需要超卓的醫學知識,同時亦要對病人抱有關懷心和同理心。

眾所周知,患病可以是一個非常孤寂的歷程,縱使至愛親朋送上深切慰問,但在現實中,誰能比病人更深切體會孤立無援的感覺、恐懼及揮之不去的痛楚。

所以,除了運用專業知識外,我們要用心感受及理解病人。可能我們懂得如何診斷及處方,但是否懂得如何向病人清楚闡釋?我們能對症下藥,但是否可以真正感受病人的需要?我們可能熟悉科學專有名詞,但能否與病人作清晰溝通?在他們無助及脆弱的時候給予鼓勵令他們奮力振作?

大家都知道巴斯德(Pasteur)一生科研成就無數,但其中一個故事特別打動人心。當巴斯德研發出治療狂犬病有效藥物的消息席捲全球之際,他已連續成功醫治350宗病例,但面對一個十歲小女孩這名末期病人來求診,雖然他明知他的靈藥今次應該無效,但他仍努力嘗試,期望奇蹟出現。可惜,他的努力最終落空。女孩去世時,這位舉世知名的科學家握著她的手,難過地向她的父母說:「我真希望可拯救你女兒的小生命。」

我希望大家視同理心不僅為一種切身的關懷,不僅是一種感受,更是發自內心的天職及責任,這樣才可掌握對方的觀點及感受,並且力求作出適切的行動。無疑,對任何人來說,這是更重大的承擔,但沒有其他工作比為大眾謀福祉更重要、更充實及更富意義。各位已有非常卓越的表現,但我深信大家若能攜手共勉,當可再創高峰。

謝謝大家。